歐洲核醫學會網站導讀

原始的內容連結

https://www.eanm.org/publications/european-nuclear-medicine-guide/

 




Chapter 5.1 Lung Perfusion
肺灌注攝影

5.1.1放射性藥物
Radiopharmaceuticals


99mTc-macro-aggregates of albumin (99mTc -MAA)

5.1.2藥物攝取機制及生理分佈
Uptake mechanism / biology of the tracer

  1. 99mTc -MAA 用於評估肺灌注的區域分佈狀況。
  2. 99mTc –MAA採靜脈注射,藥物經由肺動脈至肺小動脈和微血管,然後MAA粒子就會因為顆粒大小相對較大(10-100 µm)的因素而被卡住。
  3. 如果整個肺部的血流都沒有阻塞,那麼肺部的小動脈和微血管就會很均勻,MAA粒子的分佈也就會很均勻。
  4. 當肺部的血流發生阻塞時,例如肺栓塞就會出現影像的缺損。
  5. 另外由於初期的肺通氣異常會造成缺氧性血管收縮,這也會造成肺灌注的缺損,因此合併肺通氣和灌注(V/Q scan)對疾病的診斷是比較有幫助的。

5.1.3適應症
Indications

  1. 肺栓塞的診斷和追蹤
  2. 評估肺高壓的成因
  3. 在肺癌手術或放療前做肺部各區域的定量功能評估
  4. 肺移植前的評估
  5. 評估因肺氣腫造成肺容積減少的治療方式
  6. 評估先天性心臟或肺的疾病,例如心臟的分流、肺動脈狹窄、動靜脈瘻管以及其治療方式

5.1.4 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

  1. 對放射藥劑中的成分過敏。
  2. 嚴重的肺動脈高壓。
  3. 建議在檢查後12小時內停止哺乳。
  4. 患有肺動脈高壓或心室右至左分流者,可以考慮降低所注射的顆粒數。
  5. 在進行某些手術時來處理複雜畸形的血管時,例如永存左上腔靜脈(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體循環靜脈畸形)、靜脈肺動脈吻合手術時,會採取多次注射的方式來進行檢查。

5.1.4 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

  1. 對放射藥劑中的成分過敏。
  2. 嚴重的肺動脈高壓。
  3. 建議在檢查後12小時內停止哺乳。
  4. 患有肺動脈高壓或心室右至左分流者,可以考慮降低所注射的顆粒數。
  5. 在進行某些手術時來處理複雜畸形的血管時,例如永存左上腔靜脈(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體循環靜脈畸形)、靜脈肺動脈吻合手術時,會採取多次注射的方式來進行檢查。

5.1.5 臨床表現
Clinical performances

  1. 大部分的99mTc-MAA肺灌注檢查都用於評估肺栓塞,結果正常就能夠排除,如果結果不正常就要搭配肺通氣檢查來判別,因此這種常見的搭配就稱之為V/Q scan。
  2. 根據PIOPED(肺栓塞的預期研究診斷)的診斷標準,有73%的情況都屬於輕微的,因此使用SPECT或SPECT/CT來進行V/Q scan會比平面的V/Q scan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不但能找到更小的影像缺損區域,增加了靈敏度21%,特異性6%,正確性7%。
  3. 95%的病人都能進行SPECT V/Q scan,陰性預測值也≥97%,其中1600位被判定為陰性,終止防血栓的治療後,經過長期觀察,偽陰性也≤1.5%。
  4. 以SPECT/CT來做V/Q scan的診斷價值持續在增加,因為低劑量的CT能給予肺實質的資訊,以提供額外的判讀資訊以及衰減校正。
  5. 在同時比較V/Q SPECT,V/Q SPECT/CT,以及肺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後得知, V/Q SPECT加上CT後,特異性 由88 %增加至100%,偽陽性由18 %降至0%),靈敏度維持97%,額外的不確定測試由5%降至0%)。
  6. 結論是SPECT/CT來做V/Q scan的正確率最高,只可惜這並不符合實證醫學的嚴謹規範,但其可信度相當高。

5.1.6 使用劑量
Activities to administer:

  1. 成人的使用劑量1.1-3.2 mCi (40-120 MBq)
  2. 幼兒的最低使用劑量10 MBq

5.1.7 輻射劑量
Dosimetry:

  1. MAA:11 µSv/MBq
  2. 以100 MBq的注射劑量來評估的話是1.1 mSv

5.1.8 判讀標準/常見陷阱
Interpretation criteria/major pitfalls

  1. 根據EANM的guideline,當V/Q的不吻合≥1肺節段,或者在根據肺血管分佈出現跨越2處肺節段的情況,便可以診斷為肺栓塞。在分析腦血流量的異常時,要與對側半球的相對區域做比較。
  2. 當肺灌注正常時就可以判定為沒有肺栓塞,如果出現V/Q吻合或者是反向V/Q的吻合,亦或是V/Q的不吻合並沒有大到涵蓋肺節段,都只能給出無法診斷為肺栓塞的結論。
  3. 其他的診斷方式:V/Q的不吻合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形式的肺動脈血流阻塞,例如急性或慢性的肺栓塞、腫瘤阻塞、放射線治療以及血管發育不全。
  4. V/Q的吻合或是反向V/Q的吻合跟肺通氣異常所造成,這常跟缺氧下寫關的收縮有關,例如COPD、氣喘、囊腫性纖維化、肺纖維化、肺塌陷、腫瘤、肺炎以及胸腔積水等等。
  5. 如果注射藥物時病人沒有躺平的話,或者是注射的藥物科顆粒過少,就會出現肺部的影像不均勻的情況。
  6. 影像上出現局部的熱點,可能是在注射時針筒內有血塊導致,或者是經由靜脈導管注射時,沒有預先沖洗管路所致。

5.1.9 病人的準備
Patient preparation


最近的胸部X光片或是CT影像有助於協助判讀,不過若是要執行SPECT/CT的話,就不一定需要前述的資料。

5.1.10 掃描的方式
Methods

  1. 在病人作一次咳嗽和幾次深呼吸後,讓病患以仰臥的姿勢然後在3-5次呼吸循環的時間內緩慢地將99mTc-MAA注入體內。
  2. 如果找不到病患的靜脈可供注射的話,經由充分沖洗後的靜脈內導管來注射藥物也可以,但不可使用在Swan-Ganz catheter(肺動脈順流導管)的末端開口,或者是任何有過濾器的靜脈導管或者是開口(例如化學治療用的導管)。
  3. 造影時建議以直立的姿勢來進行,以增加胸腔的體積和將橫膈的移動降至最低,必要時也可以仰躺或側躺的姿勢來進行。
  4. 平面的影像應包含包括前、後、左右兩邊的前後斜位和側邊的多角度投影,不過也可以忽略前斜位或側邊其中之一的影像。在某些病人可能只有辦法收集某幾個角度受限的影像。
  5. 可利用SPECT的影像來獲取肺灌注3D立體影像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