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何種放射製劑,可用在液態食物胃排空試驗? (A)99mTc-DTPA (B)111In-IDA (C)131I OIH (D)99mTc-ground beef

胃排空試驗主要是用於判斷病患胃部吃進食物後,將消化物排入小腸的過程是否順暢,這中間可能牽扯到的問題很多,從肌肉的張力到中間的神經傳導以及控制神經元的退化等等的問題都會導致病人在吃完東西後,胃沒有辦法將食物送進小腸,而產生脹氣,血糖低下,甚至於嘔吐胃炎等等的情形,因此雖然說利用鋇劑的X光攝影可以提供相當好的影像供判斷,但是如果能利用核醫的這項檢查,那麼更能夠反映出實際上的生理狀況。至於在檢查的方法上面,又可以分為固態以及液態的食物兩種,在固態的食物方面,主要是利用Tc-99m SC這個藥物,將其混合在可和其結合的食物中來做檢查,譬如說(D)99mTc-ground beef,就是將Tc-99m sulfur colloid混入磨碎的牛肉中來做檢查,不過這個選項表示的不太清楚,應該是寫成99mTc laleled ground beef會好一點,不過因為這是屬於固態的食物,因此我們就不再多討論下去,另外可以參考93年第1次檢覈考第47題:『照道理來講,要做胃排空檢查所使用的固態食物應該是(A)Tc-99m SC雞肝,先將Tc-99m sulfur colloid打進雞的血液中,待吸收完畢後把雞殺死然後將肝臟取出,煮熟後讓受檢者食用,但是為什麼沒這麼做,不用我講你們也知道會有多麼的麻煩,所以後來就有人把Tc-99m sulfur colloid加到雞蛋(蛋汁)裡面,煎一煎之後給受檢者吃,發現經過這樣的處理Tc-99m sulfur colloid並不會自蛋中解離出來,也因此不會被食道和胃給分泌出來,這樣一來以後大家就都用(C)Tc-99m SC雞蛋來做檢查了,不過因為Tc-99m sulfur colloid配製的過程中比較麻煩,要煮一煮才能使Tc-99m和sulfur colloid結合在一起,而且煮的時間控制也很重要(和形成的顆粒大小有關),所以我們就使用了另一種方法,將Tc-99m MAA加到雞蛋裡面,這樣的效果也相當好,所以這項檢查我們就都是這樣做的。』

至於液態食物多半是葡萄糖水混合了(A)99mTc-DTPA或者是利用EDTA這種螯合能力超強的藥物與Tc-99m,Ga-67,In-111或是In-113m的穩固螯合物,這樣才能確保這些藥物在經由口服進胃然後到小腸的過程中不會被消化吸收,否則就像如果你使用Tc-99mO4-水溶液來作的話,因為胃黏膜會分泌Tc-99m,這樣就會導致胃部ROI的count數會逐漸增高,這樣就完全失去了檢查的意義。在我們這裡就曾經發生過這種糗事,負責煎蛋的同仁不小心就直接把Tc-99mO4-(而不是用Tc-99m MAA)加到蛋汁裡去,結果一邊照相,影像就越來越奇怪,本來經過時間的過去,胃裡頭的食物應該都慢慢的進入小腸,胃的影像應該越來越淡才對,可是這次胃的影像卻越來越清楚,最後照了一張包含甲狀腺的影像,才找出問題的所在(如圖)。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4個選項,(A)99mTc-DTPA是OK的,因為DTPA的螯合能力很強,因此不會被腸胃吸收而分泌出來,(B)111In-IDA這種藥我想依IDA的藥物種類來看,原本應該是用來做膽道攝影的,因此如果經由口服後應該會被腸道吸收(因為其含脂量很高,會經由小腸黏膜吸收),在再經由肝臟代謝至膽道,所以並不適合做檢查,(C)131I OIH這個藥物原本是拿來做ERPF有效腎實質血流檢查的,它的結合應該是還蠻穩的,不會輕易解離出來,不過因為I-131的能量較高,因此影像的解析度並不好,加上在做液態食物胃排空試驗的時候,因為是液體,所以一般來講排空的時間會很短,因此用I-131所收集資料的計數值可能會偏低而影響ROI圈選計算的結果,(D)99mTc-ground beef這一開始就說了,是屬於固態食物的。

這是一開始
1小時
1.5小時
甲狀腺非常的清楚,胃也是,因此是Tc99m自食物中解離出來了

2 唾液腺造影的敘述何者為非? (A)常用99mTc pertechnetate (B)造影時間約為40 min (C)在造影第5分鐘時,讓受檢者喝檸檬汁 (D)E5%代表唾液腺在最高活性達到後之第5分鐘的活性,佔最高活性時的百分比

唾液腺造影的造影方法各地都有所不同,有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其中靜態的方法都差不多,就是照前後左右的影像,但是動態的部分的差異性比較大,連ROI的圈選以及計算的方法大家都不太一樣,我在這裡所寫的是國外較正統的做法,當然國內核醫學會也曾經公佈過唾液腺造影的標準操作程序,不過因為內容寫的很簡單,並沒有包括這次題目所問的部分,我將其內容列在下面:

唾液腺閃爍攝影Sialoscintigraphy
【目的】 本準則的目的為提供核醫部門有關唾液腺閃爍攝影之臨床操作程序 (Guideline Procedure)建議。
【臨床適應症】
1. 唾液腺組織功能之評估。
2. 評估唾液腺組織上的腫塊。
【放射製劑】
1. 製劑:99mTc pertechnetate
2. 劑量:5 - 8 mCi
【病人準備】
1. 向病人解釋整個檢查的程序。
2. 教導病人在檢查中吞嚥口水來移除口中的放射活性。
【檢查步驟】
1. 病人平躺,並在其肩下放一個枕頭,以使其頸部過度伸展。
2. 靜脈注射5 - 8 mCi 99mTc pertechnetate。
3. 閃爍攝影機:Gamma camera with a low energy, general purpose collimator。
4. 在靜脈注射後連續的30分鐘內,每30秒做一次掃描。
5. 在第15分鐘時,口服Vit C 200mg,以促進唾液腺分泌。
【臨床判讀】
1. 正常的腮腺以及下頷下腺看起來應該是均質且界線清楚的,99mTc pertechnetate的吸收應該是對稱的,在Vit C吃下之後,應該看到大量的唾液排出。
2. 在Sjogren's syndrone、急性腮腺炎,以及正常的老年人身上,可以發現兩側唾液腺的攝取和排放受到抑制。
3. 在唾液腺先天發育不全、手術切除、阻塞性涎石病、惡性腫瘤,以及放射治療後,可以發現單側的放射活性減少或消失。
4. 在Wathin's tumor上可以發現局部的熱點,然而局部阻塞處也可能出現放射活性增加的情況。
5. 冷區是不正常的,但不能以此下診斷,它可能代表良性或惡性變化。
6. Sjogren's syndrome的影響程度可分為四級
第一級:正常。
第二級:可能為吸收動力學正常,但濃度降低、吸收延遲但濃度正常、吸收延遲且濃度減少。
第三級:吸收延遲和濃度減少的情形顯著,且口腔中只有少許放射活性。
第四級:未見到唾液腺的放射活性。

我現在把國外一般我們常用來作為參考的檢查方式及判讀法寫出來,所使用的藥物為Tc-99m pertechnetate,就是Tc99mO4-,劑量為4 mCi,每2分鐘/frame,一共照40分鐘,然後在第20分鐘讓受檢者喝檸檬汁,在分析資料時,ROI要圈選左右的腮(耳下)腺及頷下腺,利用這些ROI所畫出的時間-活性曲線在分析時,又有用到兩個參數,一個是T-max,代表活性達到最高時的時間,一個是E5%,代表在T-max後第5分鍾時的計數值佔T-max時計數值的百分比,正常的腮下腺T-max為21.00±1.50分鐘,E5%是70.20±1.60,頷下腺T-max為20.00±1.20分鐘,E5%是67.80±1.20。至於為什麼要做唾液腺造影呢?當病人抱怨一天到晚都口乾舌燥,臨床科醫師又突然想起核醫科有這項檢查時,才會開這項檢查,因此平均來說,我們一年大概只有3~4個病人罷了。唾液腺會不分泌唾液的原因大致上有三種,細菌或病毒引起的唾液腺發炎、Sjogren's syndrome(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抗體會攻擊身體各個分泌腺體,尤其是唾液腺,造成唾液腺發炎,如圖)、腫瘤侵犯至唾液腺,其中在發炎的初期,因為發炎處的充血或是發炎處水腫壓迫到唾液腺內部的管徑,所以整體的uptake會明顯的增加,其中如果是發炎處充血的話,T-max的時間會縮短而E5%正常,如果是發炎處水腫壓迫到唾液腺的話,因為排出唾液受阻,因此T-max的時間正常而E5%會變大。不過如果發炎太久而變成慢性發炎的話T-max和E5%都會變長變大,而且整個時間-活性曲線會變的比較平坦,若是發炎的更厲害,那麼會因為整個唾液腺的細胞受損的太厲害而失去了攝取Tc-99mO4-的能力,而在影像上幾乎看不到唾液腺。至於Sjogren's syndrome的影像判讀方面則比較接近慢性發炎的結果,而且即使有檸檬汁或是維他命C的刺激,分泌唾液的速率也不會增加,這就是這種病的特色。這個部分我想需要發揮一下想像力去思考整個的生理運作方式才容易了解,至於在答案方面我想也很明顯是(C)有錯,應該是在第20分鐘(國內是15分鐘)才對。

Sjogren's syndrome的唾液腺影像T-max和E5%都會變長變大
 
唾液腺分泌的動態影像  

3 99mTc-DMSA靜注6hr後,尿中排出的百分比約為? (A)100% (B)70% (C)40% (D)10%

這個部分我查了很多資料,大部分書上有關於DMSA所提到的重點都是它在注射後2~3小時就可以攝影,其中約有40%的藥物會聚積在遠曲小管的細胞處,因此可以提供偵測腎臟發炎時的絕佳影像,另外其他可以用於偵測腎發炎的藥物還包括Tc-99m GH,它大部分都經由腎絲球過濾的過程給濾掉了,不過仍然有10%會聚積在近曲小管的細胞處,它的影像比DMSA差一些,因為第一它大部分都被排掉了,第二它也會經由肝臟、膽囊、腸道等代謝,因此常常會干擾影像的判讀,不過以上這兩種藥物DMSA和GH都是可以用來評估腎皮質發炎的藥物,特別是嬰幼兒和小朋友的腎炎。另外還可以拿來用的藥物還有Ga-67以及In-111標幟的白血球,這兩者主要是用來偵測全身的發炎,因此也可以拿來做腎臟發炎的檢查,講到這裡很抱歉我還是不清楚為什麼題目要強調6小時後尿中排出的百分比,據我問科裡的醫師,有人有印象曾經有讀到這樣的資料,說答案應該是(D)10%沒錯,以下是我新找到的資料:DMSA在注射後1小時大約有50%會聚積在腎皮質的小管中,而且會停留在腎皮質至少24小時,在注射後1小時約有4~8%會藉著腎絲球過濾以及腎小管分泌至尿液中,然後在14小時後的排除率最高可達30%,題目會問6小時的尿中排出百分比我想可能是所參考的書籍不同,那本參考書可能有提到這樣的數據吧,總之DMSA在注射後24小時前大部分都會停留在腎皮質,也因此就我所查到的資料答案應該是(D)10%沒錯。


4 11C-raclopride與何種放射製劑偵測相同的接受體(receptor)? (A)123I-IBZM (B)99mTc-ECD (C)123I-ADAM (D)99mTc-TRODAT

這題出的很難,除了所使用藥物的種類非常的繁多外,在作用上的機制更是複雜,因此我不認為在應考的學生能夠了解,基本上這個藥物C-11 raclopride是跟神經傳導有關的藥物,我想要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就必須先了解神經是怎麼傳遞訊息的,因為神經細胞不可能是一條直接從腦就接到最終的感受器,因此中間一定會有神經與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連結的地方稱之為神經節,在訊號的傳遞過程裡就會有區分為節前神經與節後神經,神經的傳導物質有很多種,其中在腦部佔最多的就是多巴胺dopamine,在如今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一些腦部的疾病就成為了臨床研究的最佳目標,像題目所問的這個藥物就是在作Parkinson's disease用的,目前核醫在腦部多巴胺dopamine的整個傳送系統上作了相當多的研究,所使用的藥物也多半是以C-11來標幟的,在這裡我先大概的介紹一下神經訊號的傳遞過程,首先第1條神經發出訊號,當訊號要交給第2條神經時,所採取的方式是神經突觸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一端我們稱之為突觸前神經元,然後這些化學物質經由擴散作用和突觸後神經元上的接受器receptor結合,產生訊號然後就可以繼續將訊息傳遞下去,至於一些沒有與接受器結合的物質(如多巴胺),則是會被突觸前神經元細胞表面的蛋白質(我們稱它為transporter)給結合回收進突觸前神經元細胞,以便做下次的訊息傳導用。這裡一共提到了3個重要的東西,1.多巴胺dopamine是神經傳導物質,2.transporter用以回收dopamine進細胞內,3.接受器receptor用以接收dopamine,一般腦部神經的疾病如Parkinson's disease或是憂鬱症等等都是因為這套多巴胺dopamine的系統出了問題,有的是dopamine的分泌不足,這種用人工合成的L-dopa或者是細胞移植的方式就可以改善,有的是transporter被破壞導致回收的dopamine量不夠,也有的是接受器receptor不足導致傳導的訊號不足,還有一種是神經細胞內負責破壞神經傳導物質的酵素MAO太多所引起的,這些在治療上目前並沒有很好的辦法。講到這裡再來看一下我說的這3個重要的東西,在1.多巴胺方面,較有名的藥物就是F-18 DOPA,它可以直接觀察dopamine生成的量足不足夠,不過因為這個藥在製造的過程中需要用到F-18的氣體,毒性過高而且因為影像不太好看,所以漸漸地使用者就不太喜歡用了,在2.transporter方面,目前常用的藥物是(D)Tc-99m TRODAT-1這個藥物會結合在突觸前神經元細胞膜上的transporter上,用以觀察transporter的量是不是有減少的情形,這個藥物的命名來源是TRO和DAT的結合,TRO是指8個環的意思,DAT就是指neuronal dopamin transporter,由於TRODAT是由旅居國外的台灣人所合成的藥物,因此他授權台灣可以使用他的專利再去研發,目前已經將原本的藥物在作了小幅度的修改,因此便稱之為TRODAT-1,國內的核能研究所應該會在今年底或是明年開始販售,屆時又將引起一陣波瀾,順道一提這個藥是由古柯鹼合成而來的,所以衛生署一直怕有毒品外洩的情形而遲遲不想通過這個藥物的執照。現在既然原理清楚了,就可以來看看選項了,C-11 raclopride和(A)123I-IBZM都是結合在突觸後神經元細胞表面的接受器上,而且主要是D2這個receptor上(大致上可分為D1~5這5種),(B)Tc-99m ECD是用來作腦血流灌注,和神經的傳導無關,(C)I-123 ADAM這個藥物主要的結構是ADAM,也有用C-11標幟像是C-11 DAPP,C-11DASB,C-11 MADAM等等,這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叫做5-HTT,這個和F-DOPA有一點類似都是前驅物,都會經由酵素的作用再轉變為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不過因為詳細的作用我並沒有深入去研究,因此我想或許經過個幾年又有更好的新藥出來,那麼整個核醫藥物的世界就又改變了,所以呢我覺得題目出這種藥物C11-raclopride出來實在是太難了。


5 99mTc-HMPAO靜注20min後,分布在那一器官最多? (A)腦 (B)肝 (C)腎 (D)膽囊

這題說實在的問的實在不錯,因為它從另一個角度的思考去探討藥物的代謝途徑,基本上以學理的角度來看,因為HMPAO(我想ECD大概也差不多),具有親脂性,所以能夠穿透BBB來做腦血流灌注的影像,不過大部分的人並不曉得,其實這藥物能進入腦部的比例並不高,大部分都是跑到其他的地方給代謝掉了,這就像是利用Tc-99m MIBI做心臟灌注檢查一樣,心肌吸收的比例並不高的狀況一樣,既然這樣這些高度親脂性的藥物到底是跑到哪裡去了呢?事實上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裡,只要是含脂肪高的東西大部分都會經由肝臟代謝,然後儲存於膽囊,再經由腸道排出,就像是我們在做膽道攝影所使用的DISIDA一樣,不過因為題目問的是在靜脈注射20分鐘後的情形,因此基本上我覺得會有一些小瑕疵,因為雖然說在正常肝功能的人身上,在20分鐘左右藥物就應該幾乎被肝臟代謝的差不多而跑到膽囊去儲存了,不過因為也有的人肝功能不算好,一直要到比較久的時間肝臟才會完成代謝,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藥物分佈就會是在肝臟的比例較高才是,為此我還特地做了一個實驗,以下有很多張的圖片,一開始是MIBI的照片,照相的時間大約是打針後1小時的照片,有的人代謝的快,藥物幾乎都跑到腸道去了,也有人代謝的慢,到了1小時後仍然聚積在膽囊處,接下來的是Tc-99m HMPAO注射後5、10、15及20分鐘的照片,膽囊的影像在第15分鐘才開始出現,到了20分鐘時仍然聚積的不多,因此在檢查完畢後,就是1小時的時候,我又照了張全身的影像,這樣就能夠看出來其實HMPAO在腦部的分佈比例並不高,而膽囊在這時候才比較明顯,所以說在臨床的狀況上其實變化是相當大的,要考慮的其他因素很多,所以就我個人認為(B)肝和(D)膽囊應該都算對比較好。

這是MIBI代謝較慢的病人,藥物在1小時後仍然堆積在膽囊。 這是一般人在1小時MIBI幾乎都已經排至腸道了。
這是注射完Tc-99m HMPAO後的一系列影像,由於肝功能的關係,膽囊的影像一直15分鐘才看的見,即使第20分鐘仍然不太清楚。
這是注射完Tc-99m HMPAO後1小時的全身影像,除了可以觀察到藥物的全身分佈外,也可以知道這個藥物除了走肝臟-膽囊代謝外,也會經由尿液排除,這個時候膽囊的影像才看的清楚。

6 下列何者不是骨髓造影的臨床適應症? (A)白血病 (B)骨質疏鬆 (C)前列腺癌之骨轉移 (D)骨髓炎

骨髓造影這項檢查我們這裡並沒有作過,不過就書上的資料寫說可以使用的藥劑有兩種,一個是常用的Tc-99m SC(這部分請參考92年第2次檢覈考第58題),這是利用骨髓內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吞噬的原理,另一種In-111則是因為會與攜鐵蛋白結合而被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攝取而能顯現出影像。這項檢查可以看到全身造血骨髓的分佈,因此當造血亢進而導致造血骨髓擴大,如紅血球增加症或是(A)白血病時就能,偵測得出來,另外如果說骨髓有腫瘤組織侵犯導致骨髓被破壞時,在影像就會看到原本應該顯影的部位消失或是減弱,而其他部位的造血骨髓因為代償造血,就會看到影像增強的現象,這就是(C)前列腺癌之骨轉移的狀況,(D)至於在骨髓炎,因為發炎處的細胞被破壞,因此也會出現攝取降低的情形,至於(B)骨質疏鬆因為是屬於解剖結構性的變化,因此多半是利用雙波長的X光或者是超音波才能檢查的出來。


7 99mTc-sestamibi不宜應用在? (A)副甲狀腺掃描 (B)心肌血流灌注造影 (C)甲狀腺癌復發之偵測 (D)癲癇評估

Tc-99m MIBI可以用來作的檢查不少,像是(A)副甲狀腺掃描可以參考92年第1次檢覈考第53題,(B)心肌血流灌注造影可以參考92年第1次檢覈考第48題,(C)甲狀腺癌復發之偵測一般的建議是,如果曾接受過甲狀腺癌切除治療過的人,在20年內必須長期的作一些檢查以及早知道腫瘤是否復發,這些檢查除了抽血測腫療標記tumor marker外,還包括超音波,I-123/I-131的全身掃描以及Tc-99m MIBI/tetrofosmin全身掃描和FDG全身掃描;此外Tc-99m MIBI也有用於偵測乳癌肺癌及原發性骨癌及骨肉瘤sacroma等等,至於(D)癲癇評估的部分一般來說核醫不太能插的上手,最多只能利用Tc-99m HMPAO(或ECD)以及F-18 FDG來觀察癲癇發作前後腦血流的變化,關於核醫在癲癇方面的應用可以參考93年第2次高考第49和61題,Tc-99m MIBI是沒有辦法做(D)癲癇評估的。


8 腎上腺皮質的造影製劑為? (A)NP-59 (B)123I-MIBG (C)99mTc-sestamibi (D)111In-octreotide

腎上腺皮質的腫瘤造影最常使用的藥物就是(A)NP-59,如果說是腎上腺髓質的腫瘤造影那麼就是(B)I-123 MIBG或是I-131 MIBG,至於(C)99mTc-sestamibi多半如同第7題所寫的,是用在副甲狀腺掃描,心肌血流灌注造影以及甲狀腺癌復發之偵測,並沒有拿來作上腺皮質的腫瘤造影,至於(D)111In-octreotide我在93年第2次高考第76題中有提到:『目前已知In-111 Octreotide造影,可偵測下列何種腫瘤? (A)含體抑素(somatostatin)受體者 (B)含多巴胺(dopamine)受體者 (C)含腎上腺素性(adrenergic)受體者 (D)含雌激素(estrogen)受體者
記得我在93年第1次高考第44題就有說到可能會考,想不到就真的考出來了,當然這題如果說是用背答案的,也是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項是屬於分子階層的檢查,是未來腫瘤檢查的利器,因此還是得花些心思來把它給弄清楚,以下的文章是摘譯自某本書的內容:Somatostatin是一個由14個胺基酸所組成的peptide,它一般存在於下視丘、大腦皮質、腦幹、腸胃道以及胰臟,而它的receptor接受器則多存在於一些和神經內分泌有關的器官,例如腦下垂體前葉、甲狀腺的C細胞以及胰臟內的islet細胞,另外在淋巴球上也存在著這種receptor。 Somatostatin的receptor是一種崁在細胞膜上的一種醣蛋白,目前一共有發現了5種類型;而octreotide就是somatostatin的一種類似物,它由於結構類似因此可以抑制somatostatin和receptor的結合,其中又以對第2型的接受器效果最好,其他3和5型的效果還勉強可以,但是1和4型就很差了,至於somatostatin在體內的功用是什麼呢?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它扮演了一個神經傳導的角色,它會抑制相當多一般生理活動以及腫瘤所釋放的賀爾蒙,例如生長激素GH、升糖素glucagon、胃泌素gastrin、血清素serotonin以及生鈣素calcintonin等等,另外像是在一些乳癌細胞、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癌症以及有關於特殊免疫調節上的研究中都發現它可以阻止癌細胞的增生,會有這種現象是歸因於somatostatin會藉著活化它的接受器而抑制生長現象,抑制賀爾蒙以及一些成長因子的分泌,還有抑制血管新生以及會調節免疫反應,也因此它的中文譯名就叫做體抑素;除了身體的正常分佈外,somatostatin的receptor會出現在神經內分泌癌症的細胞上,以及在中樞神經癌、乳癌、肺癌、淋巴組織以及會被活化白血球所影響的組織例如淋巴瘤以及發炎的區域,至於在應用上核醫則是利用In-111 DTPA octreotide一種和somatostatin很像的東西來做receptor的造影,一般使用的劑量約為3至6 mCi,在注射後24以及48小時都會做全身的造影,視情況還必須加上SPECT的步驟,一般的正常影像分佈會見到甲狀腺,肝,脾,以及腎臟(主要代謝途徑),另外在一些人身上會見到腦下垂體,當然在膀胱以及腸道也都看得到,以下我列出一些目前國外用以診斷的病症包括腦下垂體腫瘤、胰臟腫瘤、亞神經瘤、甲狀腺類的腫瘤、小細胞肺腫瘤、乳癌、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嗜鉻性細胞瘤以及腦瘤等等。在影像上書上喜歡用一個縮寫SRI來代表Somatostatin receptor image,在使用上有人會藉著In-111 DTPA octreotide作為手術切除腫瘤時的probe探針,藉此定位出腫瘤的位置以方便開刀切除,另外也有人利用高劑量(500 mCi)的In-111 DTPA octreotide來作治療,或是使用另一種somatostatin的類似物Y-90 Tyr3 octreotide來作治療,一方面是因為Y-90會放出β粒子,另一方面Tyr3 octreotide對於somatostatin receptor的親和力更好,當然也有更棒的藥,但是國內暫時是見不到的,就是Lu-177 DOTA Tyr3 octreotide,不但親和力更好,Lu-77也是β粒子發射核種;當然在分子階段的藥物領域中,PET作的研究更多,未來最具前瞻性的會是一種以C-11標幟的5-HTP,它是一種serotonin的合成前驅物質,對於腫瘤的偵測率更高,影像上也越好,關於這部分扯的有些遠了,等下次再來作個專論。選項中的(C)和(D)目前國外都已經作的嚇嚇叫,無奈國內受限於經費以及衛生署嚴格的藥品把關,因此在未來幾年也無法進口,真是可惜,尤其是(D)目前除了正子藥物外,連和Tc-99m可以接合在一起的藥都已經開發出來了,(B)的部分是目前國內作的比較多部分,比較有名的就是Tc-99m TRODAT-1,這也是未來幾年考試的重心,最近幾次考試的著墨也不算少,總之因為這次的內容實在太多,有空再來專論這些東西。』
因此這一題的答案就是(A)NP-59,至於詳細的內容還可以參考我寫的核醫的檢查NP59腎上腺皮質篇。


9 67Ga citrate造影,會引起肝臟攝取降低的情形不包括? (A)化學治療 (B)慢性貧血 (C)輸血 (D)AIDS

在Ga-67的歷屆考題裡,我想這題算是問的相當有水準的,Ga-67在體內就可以把它想像成鐵離子,在正常的狀況下因為它會和儲鐵蛋白、攜鐵蛋白以及乳鐵蛋白結合,最後幾乎都儲存在肝臟,在這4個選項裡,(A)化學治療因為會傷害到肝細胞,因此是有可能導致負責儲存鐵的肝細胞受損或死亡,因而導致Ga-67的攝取降低的情形,(B)慢性貧血一般來講,多半是因某些疾病所引起,慢慢出現貧血症狀的貧血,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胃潰瘍有出血發生就可能會造成貧血,此外就是婦女經期流血量過大,或是因為飲食中鐵質攝取不足,如偏食、減肥、蛋白質攝取不足,所出現的營養不良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體內會一直想增加紅血球的數量,所以一旦有鐵的補給(注射Ga-67),應該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運送至肝臟以進行一連串的造血過程,所以肝臟的攝取應該不會有下降的情形才對,(C)輸血因為所輸入的紅血球並不是非常新鮮的,因此壽命並不長,當紅血球死亡後裡頭的血紅素就會進入循環之中,因為血紅素的鐵含量很高,因此會造成體內的游離鐵濃度上升,此時這些用以運送及儲存鐵的蛋白質就會很快的與其結合,你想想看,如果可供結合的蛋白質變少了,那麼你所注射進去的Ga-67自然就只好排泄出來了,這就會造成肝臟的攝取值下降了,(D)AIDS這個部分就更妙了,我們先來參考一下93年第2次高考第1題:『AIDS在肺部的病變,下列何種放射藥劑或放射性核種可提供有用資料? (A)Tc-99m (B)Ga-67 (C)T1-201 (D)Tc-99m MAA
感染了愛滋病之後,由於免疫能力的不斷下降,因此便很容易感染到肺結核、卡氏肺囊蟲肺炎以及一大堆會引起瀰漫性肺炎的細菌,因此依現在題目所問的並不是要問你肺部灌注掃描是用什麼藥,而是問如果出現肺炎的現象用什麼放射藥劑來檢查比較好,既然是發炎,當然首選就是(B)Ga-67,它是專門用來作發炎掃描的,另外Tc-99m HMPAO-labeled WBC以及In-111 oxine WBC也都可以,至於(A)和(C)當然是不相干的選項,(D)則是在弄不清楚題意時最容易選錯的選項。』
因為在AIDS的病人身上,Ga-67大多會聚積到發炎的肺部,既然所注射的劑量是固定的,自然相對能夠被肝臟攝取的比例自然就會下降。這題出的難度實在是很高,我想要考慮到這麼周詳實在是很困難的。


10 131I-MIBG診斷腫瘤之延遲造影,一般應持續至靜注後多久? (A)6hr (B)1天 (C)2天 (D)6-8天

I-131 MIBG可以用於診斷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或是嗜鉻性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等等,由於I-131的能量過高導致影像解析不佳,因此在國外多半是用I-123 MIBG以獲取較佳的影像品質,不過說實在的,我翻了很多的資料,大家的說法都相當的統一,I-131 MIBG平常是照3天,最多最多也才5天,I-123 MIBG因為半衰期短因此只照到第2天,如果說影像不易判別時才會加照第3天的影像,至於另一種PET用藥C-11 HED因為半衰期只有20.3分鐘,是不可能照太久的,因此這4個選項我實在都選不出來,標準答案(D)6-8天實在是太久了,如果說是I-131 NP59還有可能,不過即使題目出的不好,其實因為前3個選項的時間都太短,因此也只能選這個雖然不好但是如果在非常謹慎判斷的情形下,要照那麼多天反正I-131的半衰期有8天,只要病人肯配合,那都是可以的。

藥物
能量/半衰期
使用劑量
照相時間
I-131 MIBG
364 KeV/8天
0.5 mCi
24,48,72~120小時
I-123 MIBG
159 KeV/13小時
3~10 mCi
24,48小時
C-11 HED
511 KeV/20.3分鐘